全站搜索
弘扬张圣文化——《圣君堂》前言
作者:黄安榕    发布于:2013-08-09 12:46:18    文字:【】【】【
      福建历史悠久,秦朝即设“闽中郡”。《山海经》云:“闽在海中,始为禹贡,扬州之城,后隶会稽。”明初,设置郡县,称“八闽”。由于八闽大地山清水秀,人文荟萃,景观奇特,故又有“东南山国”之誉和“海滨邹鲁”之称。
      早在四五千年前,福建就发展起独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而远古的闽文化又是以闽江下游(今福州地区)为中心,并以这一地区的文化为代表。其中,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占据相当一部分,且又不乏有名有姓、有遗迹、有信仰范畴的杰出人物,如:林默娘、陈靖姑、张慈观等。古代闽国远在遐荒,僻处海隅,“人迹不至,车道不通,天所以隔外内也。”虽然当时文化发达甚早,但对中原人而言,却对此不甚了解!所幸汉代司马迁在《东越列传》中,以其宏见博识,为福建的历史开了新篇,其不尽意之处及唐以降的史实与人物,均有待于热心文史工作的后辈去探索与稽考。
      本书名曰《圣君堂》,顾名思义就是以介绍张圣君的一生为主线的专著。全书分张公与圣君堂、张公信仰文化、趣闻与轶事、颂扬张圣君共四个部分,对张圣君文化的由来,从他成神的过程、传说,到例举生前为平民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受到人们的尊敬,死后信众纷纷在各地建殿设堂祭祀,并衍生了“游田了”民俗活动等,都作了比较详细、全面的阐述,有的内容还弥补了史书典籍中的不足。
      张圣,原名张慈观,南宋绍兴九年(1139)生于永福(今永泰)。他自幼立志行侠仗义,为民除害,为民谋福。张圣18岁到福建闽清县当佣工,曾为百姓开渠修坝、引水抗旱、除害灭病等,做了许多好事。为纪念一生造福乡民的张圣,人们尊他为“君”;当他坐化金沙演溪九龙潭后,又将其肉身塑像奉祀于金沙堂内。
      由信仰张圣君而衍生的“游田了”民俗活动,是人们将张圣视为“农业保护神”,于每年夏至前后,捧着神像到田间地头巡游,提醒农民不忘农时,及时除草灭虫、护理农田,举行极具反映我国古代农耕社会民俗祭祀的仪式。这种仪式,在闽清十境已经流传八百多年了,也是一种充满了乡土气息的遗存生态文化,因此具有“活化石”的作用。2009年2月,福州市人民政府将“张圣君‘游田了’民俗”,列入福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丰收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古代福建的经济主体是农业,而农业生产又受自然的直接影响。福建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一年四季中“春有雨暴、冰暴和雷暴;夏有台风、暴雨和高温;秋有寒露风和秋旱;冬有寒潮及沿海大风,而且出现的频率高,强度大,危害严重。特别是干旱、洪涝和台风这三种灾害最为常见,危害性也最大。这在远古时代生产力落后,人们还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的情况下,只能凭藉贫乏的生活经验,将想象与客观世界揉和作拟人化的艺术加工,塑造了许多农业保护神,其职能是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张圣君就是属于农业保护神之一,而且是福建影响最大的农业保护神。
      数百年来,广大农民对闽清张圣君的崇拜与信仰,非但没有减弱,反而与日俱增,并且传播、辐射的区域已经从福建的闽清、莆田、仙游、德化、尤溪、永泰、台湾等地延伸至东南亚、新加坡、美国、日本和印度诸国。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对他一生急公好义、除暴安良、扶贫济困所予以的充分肯定,体现了人们对其精神的褒扬。而这种精神,在今天的社会里,是同样值得提倡和弘扬的。尤其是,如今人们在举行“游田了”民俗活动中,除了娱乐,还不失时机地增加了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内容,使这一项民俗活动在新时代里富有文化和哲理的内涵。它对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同样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书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在民间故事和传说中难免掺杂一些神鬼的内容,有的还有重复。对于神明,我在为连江县筱埕村老人协会编辑出版的《文武太平王传说》之序言中说过:应当以孔子所说的“敬神如神在”的观点来对待。信者自信,不信者自不信。敬神的人需要神的庇佑,便会感应到的神的保护;不敬神的人无须神的保佑,便不会去感应神的存在。关键是一个“如”字,在敬神者看来,“如”字便是“神”,好像站在面前;而不敬神者看来,“如”字是假设,不具有真实性,不必去认真对待。所以,只要各取所需,也就相安无事了。
      值得一提的是,张圣君信仰不仅被作为农业保护神供奉,而是作为闾山道教的法主神来对待,并且据其影响还派生了“法主教”的教派,其信仰又具有开放性和拓展性,这是与其他民间信仰所不同的。用“敬神如神在”的观点来看张圣君,是介于“亦真亦幻”之间。你可以把他当成威灵显赫、有求必应的神,顶礼膜拜;也可以把他看成是曾经富有生命的人,他具有保境安民,劝人为善和保护农业生产的功能。这在当今社会里,只要不是借用烧香拜佛搞迷信活动,那么,借助张圣君的信仰文化树立风范、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的。这也就是我们与金沙堂全体同仁,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精心编辑出版《圣君堂》的目的。
      台湾是张圣君信仰普遍流行的地区,目前全岛专祀张圣君的宫庙有五十余座,而被家坛供奉和作为道教神庙陪祀的则以千计,难以确算。台湾的张圣君信仰是随着移民奉香火入台的,时间大约于明末清初始。这种信仰一直成为两岸人民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为此,但愿本书的出版,亦能成为承载海峡两岸人民精神和情感的载体,共同为发扬光大张圣君文化而努力!
脚注信息
Copyright(C)2006-2013 中国张圣真君祖殿网(福建闽清金沙张圣真君祖殿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