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艰辛创业 科学管理
作者:黄东升    发布于:2013-08-16 14:14:49    文字:【】【】【

      专家认为:张圣君选择金沙九龙潭为羽化升天之处,说明金沙人杰地灵,是一块风水宝地,风水这边独好。从金沙圣君堂旧时的堂皇规模看,古代金沙的确有过几度辉煌,也出过几位时代能人。八百多年来,金沙人一直虔诚地信奉张圣君,张圣君的遗骸能保存至一九六六年,“游田了”护农民俗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都说明张圣君在金沙人心中的份量。

      1984(甲子)年,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金沙人被禁锢多年的张圣君情结得以复苏。然而面对满目疮痍的圣君堂正殿以及四周被蚕食的房地产,仍然举步维艰。幸蒙南平溪源庵萧公殿的朋友鼎力扶助,修复圣君堂,才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当年溪源庵萧公殿福首许礼明先生(颇有成就的中医师)带几位志同道合者,历尽艰辛才找到金沙堂。他说,萧公托梦给我,希望能为修复大哥张公的祖殿效力。同行的一位信士说,他的父亲是一位地下党的骨干,解放前在金沙堂躲过了国民党的追捕,后令儿子代为偿愿。所捐赠的7000元,成为金沙堂修复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南平溪源庵的朋友在金沙堂烧了“文革”后的第一炉香后,金沙十境社许多德高望重的有识之士,到金沙堂参与清理废墟的义务劳动,并把每天2元的点心补贴也捐赠给金沙堂。从1984年的《功德榜》便可看出当年的信士是何等虔诚。

《堂誌》记载第一批捐赠金额:
林标可 279元 黄道赓 453元 朱传礼 257元
黄常国 195元 林能昌 182元 黄大香 213元
黄家能 123元 林秋顺 121元 罗仁榜 105元
林良钦 93元 黄德来  81元 欧孝金  81元
黄世凤  72元 陈为智 71元 黄乾宁  51元
严玉官  51元 陈为连  51元 林文进  53元
潘传良  53元 林忠宜  51元 严身春  51元
欧春桃  51元 黄香俤  51元 林添俤  244元
林木长  30元
      解放后,第一届“十境”(村)代表大会的召开,产生了金沙堂管委会。金沙侨联主席林标可先生为第一任主管。从此,修复工作开始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1993年黄家能先生接任主管后,长子黄昭新(金沙镇文化站站长)为金沙堂张公生平史料的挖掘、探源、考证作了大量令人折服的工作。自申请并获准为闽清县“文物保护单位”和“宗教活动场所”后,社会已确认唯金沙堂才是张圣君(坐化地)祖殿。

      改革开放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台海形势日趋缓和,台湾省信众寻根、谒祖热方兴未艾,台中圣德宫福首颜尊仁等根据清道光年间修的古殿志,知张圣君的祖殿在金沙,遂专程到金沙堂考证。核实后第二年率142人的谒祖会灵团队到金沙祖殿拜谒张圣君。此后台北、台南、高雄、屏东等县市,差不多每年都有大批信士组团到金沙,掬一把祖殿的香火,祈求“保境安民”、“平安合家欢”、“好运万事顺”。海峡两岸同胞“同沐圣君恩,共叙手足情”。

      长乐猴屿是侨乡,多美籍华人。海外谋生艰辛,风险高,期望值也大,须凭智慧经营,尤其盼望“国强民富”,他们常祈求神灵的保佑。猴屿保平堂福首张天恩先生等在走访了多个“祖殿”后,认定唯金沙祖殿的张圣君最威灵。因此,每年都有许多归国侨胞到金沙堂上香献戏答谢,捐款捐建总额约占金沙堂近年所得善款的25%。

      金沙堂的一炉香火传万家,已遍布闽台两省和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华人华侨社区。他们都为金沙堂的建设,为弘扬张圣君信仰文化添砖加瓦、尽心尽力。为此,以黄家能为主管的金沙堂管委会,特勒碑志念:“溪源仗义,十境挺身,八闽推波,猴屿顶梁,台胞殷勤奉祖”。明确金沙堂是属于海内外张圣君信仰者的祖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弘扬张公信仰文化各尽所能。管委会还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突出一个理念:金沙堂的道教活动,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指导理论,为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祖国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服务;创造优良的朝拜观光环境,创造优良的旅游服务环境,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把金沙堂建设成张圣君信仰的朝拜中心,成为闽清县旅游业的龙头。

      为了能科学、规范、理性地挖掘、传承、弘扬张圣君信仰文化,金沙堂组建了张圣君信仰文化研究会,聘请师大博导林国平教授、厦大博导詹石窗、盖建民教授;省艺术研究院刘湘如;市作家协会黄安榕主席等专家、教授和主管部门领导为顾问;聘请俞黎媛、黄建兴等宗教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和福建日报记者刘乾赵等为研究员;退休的老师林济杰为现任研究会常务秘书。
管委会尊重顾问和研究员的建议,珍惜侨胞与企业家的捐赠,特立《珍惜侨胞的捐赠》,其全文如下:

      华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爱国之心,令人敬佩!
      用好,侨胞捐赠款,受赠单位不仅应当切实保证专款专用,还应当本着节俭的精神尽量少花钱多办事。应知,海外乡亲捐的是他们的血汗钱,也是他们的故土情!
      建好,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每个项目,都应当有可行性研究,认真选址、选项,真正做到合理布局。受赠者要全身心地投入,只办公事好事,不做私事亏心事。
      管好,特别是捐赠项目的后期管理,是个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捐赠的使用是定向的,应尊重捐赠者的意愿。如果用非所愿,会使海外乡亲凉了心。
      “用好、建好、管好”这六个字是珍惜海外乡亲捐赠,尊重他们造福桑梓之心的体现。唯有如此,才能使捐赠项目造福于民。
长乐猴屿美籍华人张子苏先生,先独资二万元捐建九龙潭坐化石的通道,后与内兄张君週投资十五万元,共建圣君堂正面的石雕墙;金沙籍企业家林宝忠、叶雪梅夫妇,独资九万元兴建张圣君纪念馆门亭。他们的虔诚“慷慨”,倍使管委会珍惜。
      由于以黄家能为代表的历届管理者,呕心沥血、苦心经营。
      1995年3月,金沙堂管委会以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获闽清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保护文物成绩优异》奖匾。
      1998年3月,获福州市宗教事务局《九七年度福州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先进集体》称号。
      1999年7月获福州市道教协会因弘扬道教和场所管理工作中成绩显著,特授予九八年度《先进团体》称号。
      2003年4月,获闽清县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创建文明宗教场所先进单位》称号。
      2005年10月,闽清县民族与宗教事务局授予金沙堂主管黄家能《德溥乡梓》牌匾。
      金沙堂管委会深知: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唯有扎扎实实地弘扬张圣君信仰文化,得到海内外信众与专家的认可,才是对我们的最高奖赏!
      金沙堂欢迎海内外善信莅临观光旅游。如今的金沙堂已颇具规模,并逐步走向辉煌,有能力接待大型团队,金沙堂的张圣君信仰已可拜(朝拜);可唱(《张圣之歌》);可读(简报《张公文化》与《圣君堂》);可看(闽剧《天廷御史》);可点(点击网址:www.zszj.org张圣真君);可游(游田了);可赏(文物、史迹)。
      我们深信,金沙堂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脚注信息
Copyright(C)2006-2013 中国张圣真君祖殿网(福建闽清金沙张圣真君祖殿管委会)